乾隆帝运气好遇到彭元瑞 有了“氷冷酒”对“丁香花”的传说

发布时间:2021/12/21 18:07:16

清代平民学者解鉴在《益智录》里记录了一位花姓美女对出的一个“绝对”,上联是:丁香花,百头、千头、万头;下联是:益节藕,一脚、半脚、两脚。“丁、香、花”三个字的字头分别与“百、千、萬(万)”三个字的字头相同,“益、节、藕”三个字的字脚分别与“一、半、两”三个字的下半部分相仿。

比解鉴小两岁的陆以湉在《冷庐杂识》中的叙述略有不同。他说乾隆帝在闲居时召见文学侍从,出了个上联:“氷冷酒,一点水,两点水,三点水。”“氷”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,是“冰”字的俗写。《四库全书》馆、《清会典》馆总裁官彭元瑞应声对曰:“丁香花,百人头,千人头,万人头。”陆以湉评价道:“对语不难,难在敏捷,非有夙慧者不能。”言外之意是这种君臣对句没什么难度,不过彭元瑞这么快就对上来了,算是天生的聪慧吧。

解鉴是民,陆以湉是官,乾隆帝故去后这两个人才出生,很难判断谁写的可信。或许“丁香花”“氷冷酒”就是那年月流行的段子,也不排除附庸风雅的乾隆帝事先知道了号称“绝对”的“丁、香、花”,才凑出了“氷、冷、酒”。

也许是受了这副对联的影响或暗示,在许多年后的严冬,借着微醺的酒意,我脱口而出:“氷凝淡照点沙寒。”前四个字依次有一个点儿、两个点儿、三个点儿、四个点儿,后三个字依次有四个点儿、三个点儿、两个点儿。

“氷”左边那一点儿是个汉字,在古代与“主”同音同义,后来更多作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出现,原有的独立“字格”反而被弱化。“丶”借代为两点水的现象,时下除了在书法创作中偶见,其他地方很少看到了。

“冫”同样是汉字,与“冰”同音同义,最早写作“仌”,像水最初凝成冰的形态。《说文解字》里,“冫”作偏旁的字,原义当然多与冰冻、寒冷有关。曾经有朋友问,那“次”“净”这类字怎么说?我回答,“次”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的确与冰冻、寒冷无关,不过“次”的偏旁原本不是“冫”,而是“二”,“二欠”为“次”。“净”指清洁无垢,《说文解字》里的原字是“浄”,后人为了书写方便,才从“氵”变成“冫”的。如果要探究汉字的本来,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妙趣横生的逻辑,比如“凝”的本义是冰,即水变得坚硬;“凌”指冰出了水面;“冷”便是“寒”,“寒”便是“冻”,而“冻”就是“仌”……我撰联时通常也会下意识存个小心思,即表达与字形相统一,不仅写严冬,从字形上最好也能看出来——“冰凝”,够寒冷了吧。

“淡”原本是说味薄,当时我想的是在酒里兑水,味道变寡了。“氵”读作“水”,字义也与水相同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準也”;“準”为平,那水准、水平也就不难理解了。“準”的简化字是“准”,有时写作“凖”,其实与冰冻、寒冷八竿子打不着。原字为三点水的字,多与水有关,例如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波、涛、汹、涌,乃至滚、沙、漠——“滚”的本义是大水流动,“沙”的本义是水少见沙,指水中细散的小石子,“漠”有清的意思,也指流沙,组成词就更清晰了——“沙漠”不就是缺水的地方?

水凝结成冰,映照出淡淡的颜色,“照”不正是“明”吗?下面四个点儿,读音和字义都是“火”;换言之,凡是有“灬”的字大都可以与“火”搭上关系,比如热、烈、熟、蒸、煮、煎、烹等。至于“燕”这个字,据说是燕尾的形状像“火”。而“点”的繁体字,左侧是黑,什么是黑?许慎有言:“火所熏之色。”什么是“点”?小黑而已……了解几个点儿,就可能知道上千个字的大致含义,所谓“秀才识字读半边”,不无因由。

当年,乾隆帝的运气好,遇到彭元瑞,有了“氷冷酒”对“丁香花”的传说;如今,我这一句“氷凝淡照点沙寒”,谁来对呢?虽然比乾隆帝出的上联多了几个点儿,但运气还是差了“一点儿”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