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1/4/20 17:20:13
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,郑州局集团公司科学调配运能,在郑州和西安间加开2趟“洛阳·牡丹号”旅游列车,满足旅客赏花需求。图为4月1日,身着汉服的旅客在首趟“洛阳·牡丹号”旅游列车上合影留念。祁映辰 摄
“洛阳·牡丹号”旅游列车的列车员手持“牡丹花”迎接旅客。 祁映辰 摄
洛阳牡丹花会是全国四大名会之一。2010年,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“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”。今年,该文化节持续至5月10日。目前,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36万亩,早开品种已全面进入盛花期,中开品种陆续开放,王城公园、隋唐城遗址植物园、中国国花园、国家牡丹园、国际牡丹园等观赏园有近300个品种、共计10万株牡丹竞相开放。
4月的河洛大地,景色秀美,花香醉人。4月10日晚,洛阳隋唐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应天门遗址广场流光溢彩,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惊艳开幕。这座千年古都迎来了高光时刻,各地游客纷赴“牡丹之约”。
走出洛阳龙门站,车站广场上色彩斑斓、造型各异的牡丹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,用手机拍照的旅客络绎不绝。
“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。”牡丹是洛阳的名片。牡丹雍容华贵,富丽堂皇,国色天香,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的寓意,代表着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范,是国家昌盛、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象征。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,鼎盛于唐,宋时甲天下。1500多年的栽培史,让洛阳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牡丹文化。每年清明谷雨时节,洛阳城人潮涌动,游客竞睹牡丹倩姿芳容。
洛阳牡丹品种繁多,花色奇绝,有红、白、粉、黄、紫、蓝、绿、黑和复色等9大色系,以及单瓣型、荷花型、菊花型、蔷薇型、托桂型、绣球型、皇冠型、金环型、千层台阁型、篓子台阁型等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。
“惟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眼下,正是牡丹花盛开时节,高铁成为了人们观赏牡丹的重要交通工具。4月11日,“95后”女孩王腾和朋友穿着汉服在花海里畅游。这是郑阜高铁开通后,她们首次从周口坐高铁到洛阳赏花。“差不多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,坐高铁就像坐公交,说走就走,太方便了!”王腾拍了美照晒朋友圈,不忘给高铁点赞。
高铁牵手花为媒,洛阳旅游福相随。古蕴厚重的洛阳,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,除了牡丹外,还有龙门石窟、白马寺、关林庙……如今,在高铁的带动下,洛阳旅游逐年升温,一扇扇新的大门被打开。
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抓住洛阳文旅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,从去年起开行了“古都夜八点”高铁旅游列车,激活了“河南人游河南”短途游市场。今年,他们提前摸底调查和分析预测牡丹文化节客流,有针对性地制订了运输组织方案:在郑州东至西安北间开行2趟“洛阳·牡丹号”高铁旅游列车;根据客流分时段加开临客,周末最多加开15趟省内短途高铁列车,满足周末大客流需求;每天在郑州和洛阳间开行170余趟高铁,实现公交化开行,方便旅客出行。
洛阳是河南第二大城市。近年来,随着河南“米”字形高铁网逐渐成形,辐射洛阳周边的“1小时集疏圈”显现。4月1日,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正式建成。该综合枢纽实现了高铁、地铁、长途客运、出租、公交等各类交通方式的快捷换乘。乘坐“高铁+”出行游玩,已成为洛阳旅游新的打开方式。
近日,旅客王女士在洛阳龙门站咨询客运人员接驳路线,不仅得到了游览建议,还意外收获了一份“夜游洛阳”手绘地图。地图标明了各景点间的交通方式、乘车时间等信息。今年牡丹文化节,郑州局集团公司深入了解旅客需求,积极推广精细化服务。他们实施“一团体一方案”策略,通过骨干营销、上门对接、现场宣传等方式,吸引团体客流;扩大洛阳站“牡丹缘”服务品牌辐射范围,围绕旅客购票、进站、候车、检票、疫情防控、上下车、出站等环节,细化乘降组织方案,加强重点列车客流组织,确保旅客乘降安全;定制“牡丹连心卡”“外宾服务卡”特色服务项目,满足重点旅客需求;加强站内卫生整治、客流通道改造、引导标识增设和服务提醒等工作,营造温馨、舒适、整洁的出行环境。
春风“铁马”疾,竞睹牡丹容。洛阳用牡丹扮靓城市名片,高铁用速度提升旅行体验。“十四五”的第一个春天,如约绽放的牡丹花正喜迎八方宾朋。